【丝路话语】留住历史文脉是城市更新的底线要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□刘纯银

为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表示,各地应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的前提,提高城市规划、建设、治理水平,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,防止大拆大建。(据央视网)

城市是一个有机体、生命体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、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。正如专家们所总结的,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完成的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,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

当前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城市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,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。这也昭示着今后城市更新改造,要防止重走粗放开发建设老路,即统筹兼顾,既要注重城市物质的“面子”,更要厚植文化的“里子”。因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、文化古迹、人文底蕴,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。如果文化底蕴毁掉了,城市建得再新再好,也是缺乏生命力的。

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气质,我们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、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,既要改善人居环境,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,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。因为历史文化既是社会共同的精神依托,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竞争力所在,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既是现代化的题中之义,也是对后代负责。

一方面,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,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,坚持“留改拆”并举,避免大拆大建,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,推行小规模、渐进式“微改造”,让人们记得住历史、留得住乡愁;另一方面,合理安排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,走内涵式、集约型、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,努力创造更加宜业、宜居、宜乐、宜游的良好环境,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。正如住房城乡建设部此次所强调的,各地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,明确底线要求,防止大拆大建,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不随意改老地名,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,不随意迁移、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,不破坏地形地貌,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,不挖山填湖,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等。

展望明天,我国城市工作一定要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转变城市发展方式,完善城市治理体系,提高城市治理能力,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,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这就需要各地建立城市体检机制,从住房到小区、社区、街区、城区,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、堵点、痛点问题,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短板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,并在城市更新中坚持以人为中心,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,让历史文化“赋能”城市品质提升,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!

关键词:

x 广告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海峡仓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